今天是:
无锡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欢迎您的光临

协会动态

联系我们

无锡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电话:0510-82719983
传真:0510-82757760
邮编:214101
地址:无锡市东亭友谊南路88号三楼(太湖大道南侧)
电子邮箱:wuxi_taixie888@sina.cn

微信公众号:

专题报道

纪念两岸交流三十周年征文选—— 我这30年

发布者:无锡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12-4 14:04:22 点击次数:3211 关闭
    最近经常照镜子,镜子里的自己,白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夹杂在黑发中,黑白间,似乎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30年,弹指一挥间,往事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86年盛夏的一天,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兴冲冲地跑到位于无锡市中心的政协大院市台办报到。进门一瞬间,脑袋懵了一下,两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空气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蚊虫在眼前乱飞,不一会儿,身上就起了几个包。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几张斑驳的办公桌椅,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这就是中共无锡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当时简称对台办)?!尽管当时台湾于我而言是个触不可及的地方,更是一个遥远的梦,可眼前这景象,让我对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跳槽、换单位的打算,从那天起就在我心里像野草般地疯长。


    1987年某个初春的上午,阳光温和地洒落在锡城古老的运河边,枝头喜鹊在叽叽喳喳欢叫着,春天就这么不疾不徐地来到了眼前。我笃悠悠地骑车沿着古运河去上班,屁股刚坐定,领导就叫我去他办公室,说要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我暗自想,上班半年多,除了一张报纸一杯茶,东家长西家短地听老同志唠嗑,哪有什么重要事情。这时,领导拿出一份来自台湾红十字会的寻亲名单,繁体字和竖写的格式,看得我眼睛发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名字,籍贯几乎涵盖大陆各省市,而领导叫我把籍贯江苏无锡的名字圈出来,并去找公安部门了解信息。我找了大半天,圈出了几个无锡籍的名字,便去公安局户政处寻求支援。找了好久,核对了无数次名字和出生年月,终于找到了几个和台湾那边提供的信息相似的无锡人,抄好家庭住址,第二天,我便挨家挨户去登门拜访。开门迎接我的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老婆婆,当我问他们可有亲戚在台湾并报出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全都惊呆了,有位秦阿婆更是老泪纵横,不停地用衣袖擦着眼泪,颤抖地说:“我以为他死了,我以为他死了”……这情景对于当时只有20出头的我来说,震撼又不可思议,亲人分离怎么可以这么久?从黑发少年到鹤发老叟,战争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留下的创伤是如此之深。看着阿婆抽泣颤抖的身躯,我不免庆幸自己出生并生长在和平年代,对和平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当我把寻亲信息通过无锡红十字会反馈给台湾红十字会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我想象着台湾那边的亲人收到无锡亲人的消息时那欣喜若狂的表情抑或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舒展的笑容。几个月过后的深秋季节,一位操着标准无锡口音的老伯从台湾辗转香港回到了无锡,我去火车站接他时,他说他就是从台湾红十字会那里得到了无锡姐姐一家的消息。我叫他先歇歇,再去和姐姐相聚,可他一刻都不想耽搁,叫我马上陪着他去找姐姐---就是那位在我面前泪流满面的秦阿婆。在无锡西门一户老宅里,当我领着这位老伯踏入阿婆的家门时,我轻轻地喊了一声:“秦阿婆,你看谁来了?”正在做饭的阿婆回过身,身体仿佛僵硬在那里,虽然都已经白发苍苍,可儿时的模样依旧清晰,瞬间阿婆泪眼婆娑地叫了一声:“阿弟,你总算回来了,我们全都以为你死了,这位对台办的小妹妹告诉我你还活着的消息时,我怎么都不相信是真的”,老伯霎时上前紧紧地抱住了阿婆,激动地说:“对,阿姐,我回来了,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在台湾的每一天我都在想着你们,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找你们,今年蒋老先生终于同意老兵回来探亲了,我是第一批回大陆的”。看着这对离散了几十年的姐弟终于团聚了,我的眼泪也瞬间流了下来,我悄悄地走了出去,不想打扰这对重逢的姐弟。回单位的路上,脚步变得轻松又欢快,看着满地金黄的树叶随微风吹起,仿佛在舞蹈,凉意渐袭的深秋在我眼里是如此的美好和温暖,耳边不断回想起那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想,在台湾漂泊几十载的秦老伯回乡的脚步一定像贺知章那样匆忙又幸福。从那以后,我终于明白我工作的全部意义是什么,我知道,我会在台办扎根了。

那个海峡对岸的台湾,只在书本里读到的祖国宝岛台湾,因秦老伯的回乡,似乎离我又近了一些。


    90年代,当我第一次接待台商时,他们是一群讲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急切想要了解无锡优惠政策的台湾同胞,和大陆百姓并无异样。我们讲着同样的语言,身上流淌着同样的热血,在同一片天空呼吸着,我觉得,那道海峡已经无法阻止两岸同胞的往来。台湾,离我更近了一些。

    2000年刚一过年,台办领导突然叫我陪同市里一个经济部门的领导赴台招商引资。而当时,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已经非常频繁,台办许多同仁在90年代后期就陆陆续续去台湾参访过(我一直在盼望着,什么时候轮到我去呢)。6月的一天,我一大早从无锡出发去上海坐飞往香港的航班,中午到香港机场后先去换入台证,再转机飞台北,抵达台北时已经是傍晚。在桃园机场去台北的路上,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窗外,仿佛要把整个台湾都尽收眼底。我们从台北到新竹再到台中、台南、高雄,一路上拜访企业,宣传无锡的投资优惠政策,也了解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的“繁荣”。回无锡时,我大包小包买了一堆,亲友们拿到礼物时那惊喜的表情我至今记得。回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回忆台湾的点点滴滴,美好而温暖。


    21世纪初,一波又一波的台商纷至沓来,我们接待接到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是常态。大陆每个城市都在想方设法“抢”台商,也因此,我经常去广东、福建台商比较密集的地方出差。看着台商在大陆各个城市布点投资设厂,我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过如此。台湾和大陆,已经密不可分了。
    2010年,当我有机会再次去台湾交流时,我已经可以不用那么一大早赶去上海坐飞机了。我从容不迫地坐大巴上午从无锡出发,中午从上海坐飞机直接飞到了台北。下午3点多就到了桃园机场。一路上,我眼睛同样一眨不眨地盯着车窗外,想要看看新的景致。这一次台北模样依旧、一如10年前那样在那里迎接我这个第二次造访的客人。这次,我从台北带回家的几乎是空空的行囊,因为我想要买的东西,无锡都可以买到。

    近几年,又迎来送往了很多台湾同胞,无锡到台北也早就有了直航,甚至一天都可以打个来回。虽然台商的身影少见了,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台湾众多学生、老师、农民,几乎以百姓居多。跟他们一起摆摊、玩棒球,领他们进学校、工厂、社区,感受大陆的进步与发展,感受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那份亲情。“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歌于我,早已根植心中。


    看着镜子里的我,容颜已老,青春不再。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如果时光可以倒流30年,以现代人的价值思维,我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我的答案仍然是从事这份意义非凡的对台工作。
作者: 孙斐竹

国台办 | 省台办 | 全国台企联 | 无锡市政府 | 无锡科技局 | 无锡商务局 | 无锡经信局 | 无锡人社局 | 无锡环保局 |